乐视汽车小米汽车_小米和乐视造车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乐视汽车小米汽车”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

1.法拉第未来FF81官宣计划2024年量产

2.互联网公司纷纷造车,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IT企业造车,靠谱吗

4.“老汽车人”的挽歌

5.同是互联网生态公司,为什么乐视的状况却不比小米?

乐视汽车小米汽车_小米和乐视造车

法拉第未来FF81官宣计划2024年量产

        法拉第未来FF81官宣计划2024年量产

        法拉第未来FF81官宣计划2024年量产,据介绍,FF81 是一款拥有极智互联和极致用户体验的超豪华智能电动车,法拉第未来FF81官宣计划2024年量产。

法拉第未来FF81官宣计划2024年量产1

        2月10日消息,外媒electrek报道,法拉第未来表示将于韩国汽车制造商Myoung Shin合作,共同生产面向大众市场的豪华电动汽车FF81,其将在2024年于韩国开始生产。

        法拉第未来也和蔚来、特斯拉一样,采取的是先走高端豪华汽车,再逐步进入大众市场,这能有效树立一个豪华的品牌形象,车辆能拥有更大的溢价空间。FF91是上百万的豪华SUV,预计FF81的价格也会有好几十万。

       

        如今,蔚来还要进入更大众的十几万的家用乘用车市场,这一价位基本上能覆盖最广大的人群。用户体量上来了,厂商能卖出更多的辅助驾驶软件。另外,厂商的App能建设自有汽车配件商店,还能有更多的互联网推广收入。

        蔚来的换电、租电池服务也能形成规模化效应,换电站的需求会大幅提升。法拉第未来也可能走上相似的路线,拥有更多用户量对企业的营收提升帮助非常大。

       

        法拉第未来采用的是轻资产模式,在美国的工厂是租赁的,与韩国Myoung Shin的合作有助于其迅速提升量产水平。只是,这样一来产能就掌握在代工厂手中了。在2024年这一时间点,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势力品牌入局,像小米汽车就会在2024年实现量产。虽然小米汽车的定位不一定会与法拉第未来形成竞争,但肯定会有更多玩家入局高端豪华电动汽车市场。如果法拉第未来的供货量不大的话,就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抢走客户。

        另外,由于FF81的定位,汽车的产量也不会特别大。所以,法拉第未来在与代工厂交涉时,也不会有太高话语权,代工厂会优先满足大顾客,或不一定会优先生产FF81。

        FF91的预计交付日期为今年三季度,做空公司J Capital发布了一份长达27页的报告,阐述法拉第未来不会生产出一辆车。在FF81之前,法拉第未来有必要在今年就如约交付FF91,这样才能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法拉第未来FF81官宣计划2024年量产2

        2 月 10 日消息,法拉第未来宣布,与总部位于韩国的汽车制造商 Myoung Shin Co.,Ltd.签定合约,将在 2024 年开始生产 ("SOP") FF 的第二款电动车型 FF81。

        据介绍,FF81 是一款拥有极智互联和极致用户体验的超豪华智能电动车,和计划于 2022 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的极智科技奢华电动车 FF91 相比,FF81 将为满足大众市场的更多用户的需求而量身打造。

        Myoung Shin 位于韩国首尔附近,是众多一线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零部件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将在韩国群山生产 FF81 的工厂具有规模、灵活性和港口接入能力。

       

        法拉第未来全球首席执行官 Carsten Breitfeld 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 Myoung Shin 成为合作伙伴。这项生产 FF 81 的协议使我们有望兑现我们在 2024 年实现大批量生产的承诺,这是我们盈利之路上最重要的里程碑。我们第三季度推出的 FF 91 将重新定义豪华电动汽车领域的最新技术,而 Myoung Shin 的 FF 81 将把我们市场领先的技术带入主流豪华车领域。”

        Myoung Shin 总裁 Taekyu Lee 补充说:“我们将与法拉第未来合作,共同打造电动汽车行业的未来,为消费者提供一流的.优质产品。”“作为电动汽车合同制造商,我们的愿景是寻求创造、创新、可靠性、责任感和企业公民,我们将在制造法拉第未来 FF 81 车辆时提供所有这些。”

        法拉第未来表示,其战略基于“轻资产商业模式,采用全球混合制造战略,包括法拉第未来在加利福尼亚州汉福德的租赁制造工厂以及与 Myoung Shin 的合作”。

        了解到,FF91 的预计交付日期为今年三季度,然而根据 FF 相关负责人的说法,该车真正支付订金的预约只有 300 个,另有 1.4 万个订单是未付订金的免费订单。此前,做空机构 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投资)在 2021 年 10 月 7 日发布了一份针对法拉第未来的做空报告,指责法拉第未来公司涉嫌欺诈,包括谎报 FF91 的预订量、创始人贾跃亭不当获利等行为,并称 FF 不可能卖出一辆汽车。

法拉第未来FF81官宣计划2024年量产3

        近日,贾跃亭在美创办的电动车企Faraday Future(以下简称FF或法拉第未来)官方宣布,已经与总部位于韩国的汽车制造商Myoung Shin签定合约,将在2024年开始生产FF旗下的第二款电动车型FF81;FF表示,FF的大规模生产、轻资本模式将有效发挥全球供应链优势,这也将使FF在2025年实现盈利。

FF81代工厂定了,FF称将在2025年实现盈利!

        早在法拉第未来上市之前,就曾透露过轻资产商业模式的计划,代工生产最大的好处在于投入少、产出快、同时也让代工厂的资源得到很好的发挥,从而实现双赢!

        美国当地时间2月9日,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全球共享智能电动出行生态系统公司Faraday Future官方宣布,已经与总部位于韩国的汽车制造商Myoung Shin Co., Ltd.签定合约,将在2024年开始生产("SOP")FF的第二款电动车型FF81。

        据介绍,总部位于韩国首尔附近的Myoung Shin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制造商,为众多一线汽车制造商提供服务。Myoung Shin的群山工厂将负责FF81的生产工作,该工厂不仅拥有灵活性的大规模生产制造能力,同时拥有专属的港口运输通道。根据协议,Myoung Shin将为FF提供充足的产能和制造能力,并按照FF的对市场需求的规划来生产制造FF81。

       

        Myoung Shin总裁Taekwu Lee表示,我们将与Faraday Future通力合作,共同打造电动车行业的未来,为消费者提供顶级高品质的产品,高品质地为FF生产FF81电动车。

        敲定FF81代工厂之后,FF在全球的生产制造布局就已经落下两子,在美国,FF汉福德工厂正在紧密锣鼓的安装生产FF91的生产设备,FF也在四处招兵买马,计划今年7月份交付FF91,在韩国Myoung Shin将为FF旗下的FF81代工。

        最让人期待的还是FF在中国的布局,此前FF与恒大通力合作在南沙建厂的计划泡汤后,FF由于资金问题,在中国建厂或代工的计划一直没了下文。

        2021年1月29日,吉利FF正式官宣达成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领域展开合作,并探讨由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几方的口中虽然提到代工的只言片语,但一直也没有下文。

       

        有业内人士分析,考虑到车企前期的资金吃紧,法拉第未来在中国寻求代工的可能性较大,这也符合Faraday Future轻资产模式的计划。

        按照今年7月交付FF91、2024年代工厂生产FF81的计划,以及FF的轻资产模式,FF直言将在2025年实现盈利,至于是否得偿所愿,我们拭目以待。

贾跃亭全力一搏

        法拉第未来几次临近破产,却又化险为夷,到最后还能走到量产前的临门一脚,这其中贾跃亭的抉择最为关键。

        2016年下半年乐视现金流突然吃紧,债务危机一触即发,为了稳固乐视江山,贾跃亭引入融创火线救场,孙宏斌携带150亿入场,融创成为乐视二当家。

        2017年下半年,乐视债务危机全面爆发,深陷债务泥潭的贾跃亭也是无力扭转败局,而在此刻远在太平洋对面的法拉第未来也并不好过,贾跃亭前期出资的10亿美金也即将消耗殆尽,在两者的抉择下,贾跃亭选择了后者,远赴美国亲自坐镇法拉第未来,贾跃亭把翻盘的希望寄托在了未来的汽车赛道上。

       

        2017年冬,坊间多次传出法拉第未来即将破产的消息,但很快贾跃亭找到了新的金主,2017年11月30日,香港时颖公司与FF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投资FF20亿美金,也是这家公司的驰援让法拉第未来化险为夷,后来香港时颖被恒大集团收购,恒大间接成为FF背后的第一大股东,继续履行投资FF20亿美金的计划。

        然而在投资8亿美金后,恒大与FF就产生了分歧,最终一拍两散,失去金主后,法拉第未来再次面临破产危机,关键时刻,贾跃亭采取紧急措施,裁员降薪,关闭部分业务部门,让部分员工放假。

        为了筹集资金,贾跃亭更是卖掉了FF洛杉矶总部大楼改为租赁从而换取了近3000万美元,此外为了能够让FF继续活下去,FF向银行贷款,从而再次度过危机,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来推进FF项目,贾跃亭开始推进股权融资以及债权融资。

       

        不过成效并不显著,一来市场上优秀的车企很多,投资方有更多的选择,二来贾跃亭在乐视的败绩有目共睹,债务也摆在那里,这也成为投资方的顾虑,为了打消投资方的顾虑,也为了给昔日的债主一个交代,贾跃亭再次全力一搏。

        2019年10月14日,贾跃亭在美国主动申请个人破产重组,根据该方案,将同时设立债权人信托,把全部在美国的资产转让给债权人,彻底解决贾跃亭直接、个人担保及间接债务问题。

        2020年6月26日,贾跃亭在美国申请的个人破产重组程序完成,重组方案正式生效,同时债权人信托也正式设立并开始运营。

        与此同时,在破产重组前贾跃亭还辞去了FF首席执行官的职务,甘愿退居二线出任用户产品官,贾跃亭曾这样表示:我之所以放弃一切,只为把FF做成,尽快彻底偿还余下的担保债务,实现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

       

        在这一抉择下,业内誉为“i8之父”的毕福康博、前Karma及观致汽车的首席科技官Bob Kruse以及前宝马高管Benedict Hartman、前玛莎拉蒂中国销售总监高梦雄、被业内誉为“最年轻的合资车企中方掌门人”的陈雪峰等等汽车界的精英纷纷加入FF阵营,共谋造车大业。

        2021年7月22日,贾跃亭创办的Farady Future,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股票简称“FFIE”,此次上市FF筹集到近10亿美金,计划今年7月份正式交付FF91。

        目前,FF拥有了近900项全球专利,其中550项核心电动车技术已获得了授权,这些专利涵盖三电系统、自动驾驶、车联网、生产和制造领域,包括大负载电力输出技术及T型逆变器获得美国专利。Faraday Future自主研发的充电设备效率达200千瓦╱小时,达到全球最领先水平之一。

互联网公司纷纷造车,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可以参考一下质量:

       两倍性能、一半价格的战略帮助乐视tv成功的在传统家电领域分得一杯羹。尝到甜头的的乐视昨天推出了SEE计划,打算在电动汽车领域再次创造奇迹。这

       周二上午10点贾跃亭发的微博,充斥着一股low的气息。请宽恕我直白的表达,但我觉得那说辞跟阿里巴巴联合上汽做互联网汽车一样浮夸。老板刚回国、公司刚复牌、毫无征兆,就这么宣布了SEE计划,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话说,今年受Tesla之风影响,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故意或有意地要跟电动汽车沾沾边。小米被谣传要做电动车,当然这点人家自己没承认;乐视也被谣传过,说实话我当时根本不信;汽车之家的李想宣布也要造电动车。此外,还有很多意图造电动车的创业团队,这里面有的拿到了天使投资、已经开始拆解Tesla;有的开了个牛逼的发布会就没下文了;有的只是拉了个微信群,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请再次宽恕我直截了当的性格。对于乐视造电动车一事,可以从这家公司自吹自擂的“乐视生态垂直整合的成功模式”来解说一番,同时可以结合史无前例的最佳案例Tesla Motors来对比。

IT企业造车,靠谱吗

       很多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造车行业,无论是做手机的还是做网络的,现在都有想造车的这个意愿,与多家老牌汽车制造厂商都达成了合作的意向,主要就是因为现在汽车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就是智能化和新能源。

       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应该说是现在这些互联网公司进军造车行业的主要意向,说白了就是现在有这个大的趋势,而传统的汽车制造厂商,它本身在造车这方面可能比较专业,但是在人车互动智能化也就是涉及到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等方面还不够成熟,而互联网公司因为做的就是网络做的就是研究这方面的东西,它拥有更大的优势,两者合作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

       汽车行业的新能源化是说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出现新的发展方向,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特斯拉,它就是电动的汽车,不使用传统燃油结构了,然后日本包括欧洲一些国家也出现了以氢能源为主的这个汽车,这也是新能源很多机构都预测未来的交通方面必然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电动汽车应该说是一个过渡的东西,氢能源是主要的,但是无论如何单凭现在传统厂商的研发能力还是跟不上的。

       有这两方面的因素不足以驱动这些厂商进军互联网造车行业,主要就是因为有钱赚,这是最主要最主要的东西,因为任何一个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它都面临着再发展或者衰落这样一个阶段,如果造手机的他一直就造手机,不拓展其他的业务,那必然就会出现一个新兴的公司来挑战他,所以他要产业多元化,他投资了好多产业,哪怕有其中一个出了问题,其他的产业仍然能够帮扶,这个企业在资本量足够大的情况下就可以扭转颓势。

       现在这些手机制造厂商,汽车制造厂商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了,就是因为对双方合作都有利汽车制造产业,有很多的老牌汽车公司,他们原来就是造汽车的好多年了,但彼此之间竞争不分胜负,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点,现在要想进一步的突破,就必须得有新的市场,新的销售卖点,最核心的也有新的技术上的突破,让消费者觉得他们这个技术很不错可以买,这样他们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既然汽车制造厂商与互联网公司都有这个意向的,双方的合作自然就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了。

“老汽车人”的挽歌

       互联网和IT企业涉足汽车行业的传闻越来越多,除了已有眉目的乐视与富士康,“小米汽车”的消息也屡次出现,其实这不足为怪,因为苹果在积极打造车载智能系统,而谷歌的无人汽车甚至已经测试过40万公里以上,期间无一事故,当然,这个“汽车”并非谷歌全权制造,而是使用了丰田混合动力车普锐斯作为开发平台,车顶安装一个类似雷达的装置,从而实现了360度扫描。

       显然,IT行业在实现网络互连、大数据处理等方面有绝对优势,但必须也要承认,造车是需要将数千乃至上万个零件“捏合”成一部高性能的速度机器,而且还要保证大批量的质量稳定性,这绝不是乐视小米们所能“一蹴而就”的,正因为如此,不少IT企业的思路还是联手汽车企业打造或是找相关厂家代工,不过,电动车的代工在国内远不像手机代工技术那么成熟,车企自己造车尚且隔三差五的出问题,代工生产“互联网汽车”,能保证“良品率”吗?这或许才是IT企业造车的真正“门槛”或“难点”。

同是互联网生态公司,为什么乐视的状况却不比小米?

       员工已被欠薪2个月,一些供应商因拖欠货款而停止供货。甚至仅有的一些提供广告和公关服务的乙方,也开始对新的合作项目持审慎态度。

       与所有在去岁冬季以及这个春天里面临困境的“新势力”一样,天际汽车今春故事的开场,并没有什么新的花样。因为来自内部多个渠道的爆料显示,这家企业已经深陷困境,未来的结局几乎可以注定。

       如同所有的前例那样,一切问题的表现形式,最初都是从“缺钱”开始的。

老汽车人的执念

       其实,这并不是天际汽车首次因为资金问题传出警讯。早在两年前的2020年5月中旬,就曾有媒体爆料:获悉天际汽车“资金链紧绷”。

       彼时,爆料人士宣称,自2019年中开始,天际汽车方面就开始拖欠多家广告、公关公司方各种费用逾3000万元,而其中不乏国内相关领域头部乙方公司。

       天际汽车在供应商那边的名声“不太好”的主要原因,是回款慢。为此,早在2019年初,便有就有一部分服务提供商,陆续选择终止合同。该问题后来的发酵,甚至影响到了天际汽车参加当年的北京车展。

       2019亚洲CES上,天际汽车发布的“智云”车联生态

       不过在2020年10月,新的融资陆续到位。在“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和大型银行”的支持下,天际宣布其实现了50亿的融资目标。

       “裁员后,一个人顶着3个人的活干,累得很。(所以)最近每天下班回来洗漱完就只想着睡觉。”

       彼时,有天际汽车内部员工,对采访的媒体说。然而累归累,暂时的危机算是就这么度过了。

       当然钱的问题,依旧是存在。因为很快就有人发现,天际汽车和供应商照样还在打着催讨欠款的官司。这不是才融到资么?钱又去了哪?

       盖厂……

       截至2022年中,天际汽车在国内总计规划了3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福建泉州、浙江绍兴,以及湖南的长沙。

       其中绍兴基地于2019年投入使用,最初被用于生产天际ME7纯电中型SUV。

       根据天际的官方描述,这座工厂严格按照“德系豪华品牌”的工艺水准制造。同时对标工业4.0标准,引进了无滑撬智能涂装车间等国内顶尖的生产设备。一期规划年产能为6万辆。

       2019年12月末,首台天际ME7正是在绍兴基地下线的。

       而天际最新的工厂,位于湖南长沙。该工厂建设工作启动于2019年下半年,因为2020年4月14日湘江早报记者的疫情相关报道,较为人所熟知。

       国内首波疫情期间,长沙记者采访时用无人机拍摄的厂区工地俯瞰照片

       长沙项目总占地面积500亩,总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总投资51亿元,于2021年6月投入使用。厂区内包括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等,堪称设施完备。

       假造车,真圈钱/骗补,是最近十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耳熟能详的话题,但任何人稍微了解天际汽车就会发现,这家企业尽管问题多多,但却和那些“PPT公司”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们不但在造车,而且还打一开始就自建生产基地,全然未考虑过代工生产的捷径。即便是蔚小理等最初的发展,已经证明其可靠而且能显著降低风险。

       在产品尚未得到市场认可之时,就全资押上先确保产能,这是上一个时代思维的产物。

       曾经在上汽供职超过20年,历任上海大众董事、总经理,上汽集团副总裁的张海亮,可谓最标准,专业学历最过硬的车企掌门人。其不但是汽车工程专业科班出身,博士学位,并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

       在离开上汽以后,他曾加盟乐视超级汽车,出任全球CEO职务。于2017年10月起,担任天际汽车董事长一职。无论学历还是履历,这位堪称最典型的“老汽车人”。

       技术和产品相当的执着,并且车企一定要夯实生产和制造的基础这一点,怀有异常强大的执念。而在天际汽车董事长以后,其反映出的便是,在初步完成产品开发以后,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资金,推进生产基地的建设。

       而除去董事长张海亮外,天际汽车的CTO牛胜福同样也是一名为上海大众效力超过20载的“老汽车人”。其在产品研发和质量方面堪称呕心沥血,且对供应商筛选把关严格。

       正是由于企业掌舵者的上述特性,天际汽车的研发团队也多来自大众、通用、德尔福、博世、大陆等传统主机厂和零部件公司。几乎就是一个燃油团队造新能源车的故事。

       而这也是为什么这家企业,会一再于钱这个问题上碰壁的原因。雷军要搞小米汽车,而且打一开始就要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为此账面上准备了不下百亿资金。但是天际汽车呢?区区融来的50亿,还把摊子铺那么大。

旧时代的悲歌

       一直到目前,天际实际量产的,仅有ME5和ME7两款新能源SUV产品。

       ME7是中型纯电SUV,整体特性较为中庸,续航等性能不突出,也没有那些非常吸引人的特点或者功能。但其售价却达到了23.88~26.98万元,着实不算低。

       天际ME7

       这款车首次亮相是在2018年底的广州车展,2019年4月上海车展上开启预售,并于2020年9月正式上市。截至2020年底,该车型累计销量甚至不足百台。

       “天际汽车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品牌力。”2021年中,有重庆媒体前往位于南岸区区江南大道28号的天际汽车协信星光时代广场店采访时,压抑已久的销售顾问忍不住坦言道。

       “产品力”一直是天际汽车最大的硬伤。甚至,多数时候这甚至够不上谈产品力的层次——因为跑到汽车行业以外,知道天际汽车者几乎凤毛菱角。许多人初次知晓这个名字,甚至都是因为逛街时偶然发现了其门店,然后进去逛了一圈。

       然后呢?当然是没有“然后”了。

       彼时,店里仅有ME7一款车,补贴后售价在23.88~26.98万元之间。无论两年前还是现在,这个价格都不算便宜,其高配车型售价仅比当时已经上市的国产特斯拉Model Y起售价格低上1.09万元。

       而如果用户不执着于SUV车型,那么无论特斯拉的Model 3还是小鹏的P7,有的是价格上更有竞争力,且知名度更高的产品可以选择。

       当今车企老大讲故事能力排名第一者

       从“讲故事”开始,持续PUSH品牌和产品热度,帮助企业度过从官宣造车-产品公布-新车上市的漫长周期,是几乎所有目前尚算成功的新势力们,共同的选择。

       而在此期间,通过不断的PUSH,一次又一次地事件营销,吸纳并转化一批铁粉,并在这些自发传播者的推动下,实现品牌力的不断提升。而在实车交付以后,只要这个产品基本能兑现一开始的承诺,质量也还算过得去,那么这家新势力自然能完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特斯拉自不待言,纵观蔚来、小鹏和理想,这几家目前为止都称得上成功的新势力,无一不是通过这一方式实现的立足。然而我们在复盘天际汽车上市的整个过程,却难以从其宣发中找到丝毫亮点。

       一切犹如十几年前那种国企式的广告,几乎都无法让C端客户正眼瞅你一下……

       论造热点的嘴上功夫和说故事能力,这位的咖位其实挤得进“车企”前三

       老汽车人中有许多,对产品宣传和推广,是轻视甚至蔑视的。不少人至今坚信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道理,认为只要认真做好产品就一定能打开市场。然而这种认识,只有在当年那种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下才有其合理性。

       那一代的老汽车人固然有其擅长的领域,强势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绝非市场营销这一块。不懂得如何2C甚至2B,不理解在这个时代,新势力从零开始起步必不可少的“讲故事”,更不懂得如何乘着网络热度的浪头,将自己的品牌形象根植到每一个被传播对象的心里。

       相反,常年和外资合作方以及政府部门打交道的经验和习惯,使其养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性。一些人甚至分不清GR和PR的根本性差异。

       实际上,意识到问题以后,天际汽车并非没有考虑进行改变。采用增程模式的ME5,以及请来保时捷918 Spyder设计师把关的B级纯电轿跑概念车ME-S,多少可以从产品层面看出其付出了相当的努力。

       虽然感到遗憾,但注定不会量产的ME-S

       但在品牌形象的营造方面,天际汽车却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突破。

       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整个2021年,天际的总销量仅1778辆。2022年的表现虽有提升,但5321台的总销量,却无法使任何投资人对该品牌的未来抱有希望。

       两年前,公社采访过张海亮。在问及天际品牌的标签是什么的问题时,他想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做20多万元电动SUV的普及者。

       可能一直到那时候,他都还没想好应该怎么做吧……那么现在呢?

       然而不管现在,这位掌门人是否有了明确的方向,为产品定出了切合实际的调性,就时间来说都已经晚了。

       这一跃,有多少人能跨越生死?

       2023年,“国补”已经注定退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乃至于产业内外所有的相关企业,必须从此彻底甩开名为“补贴”的这根拐棍,立即学会依靠着自己的双腿,迈步向前。

       一场淘汰和兼并的浩荡之战,即将拉开帷幕。我只是很遗憾,天际汽车也许已经注定,没法走的更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生态链做法是由小米首创,并被众多竞争对手甚至非竞争对手争相效仿的。然而,众多效仿者却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只是从单品类竞争被拖入多品类竞争而已。所谓的“生态链”变成了简单的业务扩张。

       可以说,生态是互联网专属的词汇,制造业会将其称为产业链(上下游)或者多元化战略。互联网之所以会有生态,是因为生态建立以后产生的化学反应,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账号体系。当一个人可以用一个企业的某项互联网产品之后可以很快跳转到其他产品上,比如从搜索到百科到贴吧,移动互联网时代虽然账号体系受到冲击,但依然拥有较大的流量红利。

       生态的核心玩法并不是分品牌,比如传统制造业喜欢做的分高端品牌、中端品牌、低端品牌,而是用户群。简单来说,生态就是为自己的核心用户群提供他所需要的或者潜在需要的所有产品,最为紧密的硬件生态是硬件及其配件或者周边,比如手机到耳机到手机壳。

       小米的成功之处在于拥有了一批非常一致的用户群,假如你不是一个追求性价比的人,就会自然被小米的一次又一次抢购行为自然淘汰。因此,用户群比较单一,这也就更好地确定这批人的需求。

       仅仅有一致的用户群当然是不够的,你还需要足够多的渠道去触及你的用户。这同样是小米的优势。小米的用户群普遍是互联网用户,很容易通过电商来触及。同时由于供货量比较少,容易把握渠道,在小米网上沉淀了大量的用户(这批用户为了能够抢到手机),这实际上为小米的生态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才是品牌,很多人认为小米将自己的品牌与性价比捆绑是无法走向高端的,但同时小米为自己塑造了一个非常通用的品牌形象。反观华为,商务定位。商务手机,很不错的定位;商务电饭煲呢,商务扫地机器人。性价比对于小米手机是一种无法提升溢价的品牌壁垒,但对于小米生态链却是先天的广告。

       拥有用户群(整齐)、渠道(触及客户)、品牌(跨领域)才足以做生态链,如果反观小米的众多效仿者,简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如果真要说有点样子的还得说乐视,负利润的概念的确让乐视硬件大卖。

       好了,今天关于“乐视汽车小米汽车”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乐视汽车小米汽车”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